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信息

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4-02-21 16:30:53  来源:http://www.0317rcw.com  作者:admin

一、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技术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让学生学是关键,因此,还应从德育着手,从学生的内心所需入手,因人施教,这就看主导的情况了。

二、高职高专学生情绪反应特征是?速度

求职技巧等方面能力。影响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因素主要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学习和提高,

三、求一篇中学生学习观就业观职业观的文章,关于职业教育

1.学生现状

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为初中,学生刚从初中的强压式教学中走出,走进职业教育的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从年龄结构中学生一般在16到20岁之间,思想波动较大,是非观在确定过程中。外部的诱惑很大,自我克制和约束能力不够。

当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初中的强压式教学中走出,走进职业教育的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一下改变了学习的环境,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目前还是低于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和学生自我的“失败”感,对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冲击。

2.学生的学习观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5%左右的学生基本失去学习的动力,只对某些课程,随自我爱好,而有兴趣;有11%左右的学生学习相当的困难,主要是怕吃苦等因素造成的;有10%左右的学生,对感兴趣的课程比较重视,其他非感兴趣的课程得过且过;56%左右的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学习的要求,但也缺乏主动性;14%左右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对所学的课程都有较高的兴趣,能主动地学。

3.学生的就业观

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初填报现在所学专业时,自己占主导意见有55%,来自父母的有37%;其性格、特长是否适应现在所学专业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完全适合有20%,一般有68%,对现在所学的专业感兴趣有47%,一般是有93%;对现在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实习就业是否已经开始规划,并开始实施有16%左右;就业实习后,职业定向技术人才有54%,管理人才有27%,不清楚和一般人才是只有19%左右;求职业单位知名度非常重要有17%左右,对单位规模大非常重要有18%;有较高社会地位非常重要有18% ;对容易成名成家非常重要是有16%;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对职业稳定非常重要的有46%,能在大城市的非常重要的有19% ,不大重要的只有4%;对符合兴趣爱好的有36%;对学以致用感觉非常重要的有60%;对工作环境要求的有32%;对收入高要求的有38%;对有培训要求的有55%。

四、企业对我们学生的要求

从对企业的要求的调查来看,企业的基本要求有

1)对企业要有忠诚度。企业希望员工爱本企业,要用踏实的工作态度进行工作。

2)要有团队的精神。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对团队精神要求很高,认为团队精神是企业的基石。

3)要求新员工能融入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理念的精髓,是企业价值和经营理念的反映。

4)要求员工要有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有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员工,就可以更好的承担起工作职责

5)要求员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专业各个企业要求不一样,但对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企业更加强调后续的发展能力。

五、结论和建议

1.结论

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

1)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兴趣性,被动学习型的学生较多;对理论性学习有点惧怕,对实践性学习兴趣超过理论性学习。

2)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相当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相对偏高,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兴趣不是很高,对实施未来规划的学生不多,有相当学生开始有规划,但相当学生不大重视。对企业要求过高,对自身的定位有点偏颇,很容易在未来的实习和工作都有可能产生误差。

2.对策和建议

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最大出发点是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就业教育和学习观的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就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正确树立学生的就业观,我们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是

1)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从专业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和企业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感觉到有兴趣,有用,摆脱简单和空洞的内容,更加贴近与企业。理论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和实验室,也要走进企业。

对学习确实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外,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在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

改变一考决定成绩的方式,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和测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某些班级中开展试点活动。

2)加强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教育,学校提供一定的政策去扶持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业的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要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对就业的认识。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班主任可按学生的自身情况给学生制定发展规划和就业趋向的指导。

4)我们要经常深入企业,安排我们的专业教师在企业进修,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企业对用人的要求,以及在企业里掌握专业的最新发展。教师可以将这些通过课堂教育传播给我们的学生,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

5)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应该是全员性的,不只是德育课程和专门的讲座。所以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增加就业方面的知识和就业观的教育。

我们在就业教育中,要切贴社会、切贴企业,既要利用课堂教育也要走进社会,走进企业,进行教育。

我们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即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请企业人来学校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在企业的短暂的实习,来了解企业。

通过对企业的了解和我们的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就业自我定位。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如何融入企业文化的教育,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与学校教育的宽容度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学生在就业和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个案,通过小辩论等方式,将社会或企业的教育方式走进学校,走进学生的脑海里,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实习或就业中少走弯路。

当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把就业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观的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每一个教师都达成共识,一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们就可以在学生的就业和学习观教育上一同去努力,从而推动我们的学生的文化和专业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更使我们的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更大的提升,这样可以促进学校提出的“现代化、高职化、有特色、第一流”的目标的实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